红酒世界名庄直播之约见庞特卡奈总经理贾斯汀·泰瑟隆
- 编辑:5moban.com - 18围绕国企改革新要求,公司成立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公司制改制、董事会建设、分类改革、分类管理等各项改革任务。
电网坚强 助推能源智能高效发展一直以来,国网河北电力通过优化主网架、筑强配电网、提升智能化,推动电网输送能力和装备水平整体升级,加快建成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现代化电网,为助推智能高效能源发展夯实基础。到2020年,河北南网电能替代电量将达到3.63%,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将达到12%。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电网在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落实节约、清洁、安全战略方针,充分发挥电网的资源配置平台功能,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加快外电入冀,深化两个替代和再电气化进程,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助推河北省能源转型升级。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国网河北电力组织与各地市政府战略会谈,签订电网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十三五电网规划滚动调整,编制完成《河北南网供电可靠性提升及智能电网建设行动路线》。电能替代对电网的供电能力与覆盖范围提出更高要求,国网河北电力积极促进项目落地,加快配套电网工程建设,保障电能替代工程顺利实施。在居民采暖煤改电、工商业供热、电动汽车与轨道交通发展、居民电气化等重点领域加快电能替代实施步伐,部分城市实现无煤化,加大农村散煤治理力度。河北省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升级,不仅是治理大气污染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担负着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支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面对经济新常态与污染治理的双重压力,河北大力压减煤炭等传统能源,制定电力去产能实施方案,淘汰落后、优化布局、置换替代、改造提升,十三五期间,全省计划淘汰火电装机400万千瓦,省内电源装机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电力供应持续偏紧,外电入冀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必然选择。到2020年,全省清洁能源发电在电源结构中比例大幅提升,装机规模达到全部装机比重的41%以上;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较2015年翻一番,达到13%以上。与此同时,办法修订稿仍强调了发挥好政府作用,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实施有序用电保障电力供需平衡和电网安全。
但从实质看,既提高了用户能效水平,又提高了电气化水平,促进了能源结构优化,取得了多赢的效果。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妥善处理好需求侧与供给侧、加法与减法、政府与市场、能源流和信息流等几个关系,既是政府部门细化相关政策时应坚持的原则,也是企业开展具体工作时应把握的方向。从近年来实际工作情况看,需求侧管理的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比如江苏通过尖峰电价增收部分建立的资金池开展市场化的需求响应,最高响应规模达到345万千瓦,今年还实现了世界首次秒级响应。对于电力用户而言,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通过完善信息化平台、优化电能服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提升企业运行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是典型的供给侧行为。
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更要处理好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与电源侧、电网侧的措施相比,通过负荷集成商整合用户资源形成的虚拟调峰电厂,优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灵活性的成本更低,效果更明显,而且更加清洁环保。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从负荷侧、电源侧、电网侧多措并举,充分挖掘现有系统调峰能力,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进一步丰富电力需求侧管理内涵,在新时代要妥善处理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的几大关系。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住建部、国资委、能源局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做好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规〔2017〕1690号),分析了当前电力需求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及新任务,修订了2011年发布实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从表象看,很可能某一个省同时开展电力电量节约和电能替代工作后,全省全社会用电量不增不减。
因此,新形势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除了把电看作一种能源,按照减法和加法相结合、提高柔性度和灵活性的方向加以鼓励和引导外,还应把电看作一种信息,作为企业用户优化生产管理方式的重要抓手。比如,修订稿中明确要继续开展电网企业实施电力电量0.3%节约目标责任考核,同时也鼓励各地积极开展电能替代。首先,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供给侧与需求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对于发电和电网企业而言,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通过经济和技术手段优化用户负荷曲线、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和保障电网安全平稳运行,是典型的需求侧行为。
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因此,办法修订稿中明确,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宣布进入应急状态或紧急状态,用电执行有序用电方案。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社会用电增速逐步放缓,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5.7%,与此同时电力装机增长迅速,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9.3%,截至2016年底,全国电力装机容量已达16.5亿千瓦,供大于求形势越发明显,加之可再生能源消纳矛盾突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工作重心需从保障供需平衡向多元化目标转变,工作方向从以减法为主向减法加法相结合为主转变。五、结束语六部门在新形势下修订《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体现。
其次,电力的需求侧即是用户的供给侧。这也是完成当前工作任务的现实需要。一、处理好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四、处理好能源流与信息流的关系电与其他类型能源相比,有一点是自身独有的特性,即电不仅是一种能源,而且是一种信息。随着需求侧管理市场化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发展逐步成熟,修订稿中进一步突出了市场化方向,比如明确支持、激励各类电力市场参与方开发和利用需求响应资源,提供有偿调峰、调频等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修订稿拓展了电力需求侧管理新内涵,坚持了问题导向,必将进一步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各项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增加加法的工作内涵,并没有停止减法的相关工作,引导全社会节约用电仍然是工作重点之一
当月统调火电仅发电31.5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9.21%;统调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132小时,同比减少195小时,火电企业出现全面亏损。(二)火电让水大幅减发,电煤库存不断提高。
(五)各地区全社会和工业用电情况分化,个别地市受去产能因素影响全社会和工业用电出现较大降幅。十月份,湖北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稳步增长,工业用电快速增长。
从当月工业用电行业类别看,采矿业用电2.24亿千瓦时,下降39.63%;制造业用电75.84亿千瓦时,增长12.71%;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用电17.80亿千瓦时,增长12.65%。不含三峡,全省发电125.36亿千瓦时,增长4.84%,其中,水电厂发电73.17亿千瓦时,增长187.53%;火电厂发电44.58亿千瓦时,下降49.84%。为满足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上网需求,火电机组大部分时间仅保留少量供热机组低负荷运行,全力为水电等可再生能源腾出发电空间。(三)制造业内部10主要行业用电8升2降,传统高载能行业用电增幅居前。
元至10月,全社会累计用电1549.85亿千瓦时,增长5.6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用电分别为25.69亿千瓦时、977.96亿千瓦时、254.15亿千瓦时,增长1.44%、3.82%、10.1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92.06亿千瓦时,增长8.42%。
从当月各大产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看,10月份全社会同比新增用电8.08亿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同比新增用电0.14亿千瓦时,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1.73%;第二产业同比新增用电9.28亿千瓦时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114.85%;第三产业同比新增用电1.85亿千瓦时,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22.90%。(一)全社会用电稳步增长,第二产业用电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最为突出。
我委与调度机构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科学安排机组开机方式和电网运行方式,确保水电满发增供。除工业外,全社会其他7大类行业用电均以不同幅度增长,具体为:农林牧渔业(5.92%)、建筑业(8.6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14.3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49%)、商业住宿餐饮业(1.64%)、金融房地产业(20.57%)、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6.54%)。
元至10月,全省累计发电2242.34亿千瓦时,增长6.35%,其中,三峡发电849.76亿千瓦时,增长5.39%。本月全社会用电增长5.85%,增速稳健。10月份全省14个用电统计地区中,武汉、黄石、荆州等7个地区全社会用电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黄石、咸宁、恩施和神农架4个地区全社会用电增幅在两位数以上;从工业用电情况看,黄石、荆州、黄冈等7个地区用电增长,其中黄石、黄冈、咸宁、恩施等5个地区工业用电增幅在30%以上。主力水电厂中,三峡、葛洲坝电厂当月分别发电137.44亿千瓦时、19.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28%、42.66%;水布垭、隔河岩电厂分别发电10.22亿千瓦时、7.29亿千瓦时,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4至41倍;丹江水电厂当月发电5.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8.19%。
其中:三峡发电137.44亿千瓦时,增长113.28%。全省电力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九大期间保电工作部署,强化和落实各项保电措施,确保了全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正常供应,圆满完成了十九大保电任务。
从各行业对工业用电增长贡献率看,当月制造业同比新增用电8.55亿千瓦时,对工业用电增长贡献率为94.16%;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新增用电2.00亿千瓦时,对当月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22.03%,制造业是拉动工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当月,全省发电262.80亿千瓦时,增长42.81%;全社会用电146.21亿千瓦时,增长5.85%,其中工业用电量95.88亿千瓦时,增长10.46%。
10月份制造业用电持续向好,其内部月均用电量超过2亿千瓦时的10个主要制造行业用电8升2降,其中有色金属(4.98亿千瓦时,39.45%)、黑色金属(14.75亿千瓦时,23.64%)、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7.85亿千瓦时,16.51%)、金属制品(2.77亿千瓦时,13.34%)、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3.06亿千瓦时,12.70%)、化工(13.93亿千瓦时,10.98%)等6个行业用电以两位数以上速度快速增长;食品饮料烟草(2.94亿千瓦时,2.63%)、纺织(3.93亿千瓦时,1.29%)2个行业用电平稳增长;仅石油加工(2.24亿千瓦时,-7.61%)、非金属矿物制品(10.91亿千瓦时,-0.13%)2个行业用电下降。(一)秋汛持续水电大幅增发,科学调度确保水电不弃水。